江苏某年产2500万瓶粉剂、1600万瓶片剂保健食品项目申请报告案例
第一章 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第一节 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第二节 项目名称及建设地点
项目名称:江苏某年产2500万瓶粉剂、1600万瓶片剂保健食品项目
第三节 项目建设背景
国家产业政策鼓励保健食品行业发展。2011年12月,国家发改委、国家工信部联合发布的《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把营养与保健食品列入重点发展行业,并对其发展方向、产业布局与发展目标做了详细具体的规划。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天然、绿色、环保、安全有效的食品、保健食品和特殊膳食食品;开发适合不同人群的营养强化食品、特殊膳食食品,开发具有民族特色和新功能的保健食品。
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促进保健食品行业发展。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7000美元时,保健食品行业就会崛起,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进度密不可分。2014年中国人均gdp为4.64万元,换算成美元约为7300美元,中国已经进入了保健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期。从2007年开始,上海、北京等城市的人均gdp陆续超过10000美元,到2014年,中国有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内蒙古、广东、福建等8个省区市迈入人均gdp10000美元的行列,大约覆盖2.86亿人口。
align="center"> 中国保健食品市场需求强劲。中国保健食品行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保健食品行业之所以蓬勃发展,首要原因是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其次是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为保健食品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而多层次的社会生活需要也为保健食品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第四节 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项目主要建设两条生产线,一条是粉剂保健食品生产线,另一条是片剂保健食品生产线。项目建成达产后,拟形成年产粉剂保健食品2500万瓶、片剂保健食品1600万瓶的生产规模。
第五节 项目建设周期
项目实施进度:
第六节 产品工艺流程及主要生产设备
第七节 投资规模与资金筹借
项目总投资31010.0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9985.65万元,流动资金1024.44万元。项目所需资金全部由企业自筹。
第八节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二章 项目市场分析
第一节 中国保健食品市场分析
保健食品界定:根据《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9号)中规定: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市场发展历程:中国历史文化悠久,自古以来就有着食疗养生的传统。中国人民经过几千年的实践,不断总结和形成了独特的传统医药学,积累了大量的养生保健经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保健养生理论。保健食品的理论基础就是“药食同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大量的保健养身的饮食秘方或者药方,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保健食品行业。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健食品市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4个阶段。
当前市场概况: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网站的查询数据,截至2015年10月末,sfda共批准了16084个保健食品,其中国产保健食品为15343个,进口保健食品为741个。在中国保健食品市场上,功能类食品约占65%,营养补充剂约占35%。在进口保健食品注册中,主要来自美国(192个),其次为香港(38个)和日本(33个)。在进口保健食品注册种类中,主要为调节血脂产品(134个),其次是补充维生素产品(119个)。
市场规模分析:中国保健食品行业从属于食品制造业大类下属的其他食品制造。根据国家统计局与中国海关数据,2013年我国保健食品行业总产值为1624.41亿元,行业企业销售收入为1579.36亿元,而同期中国保健食品出口金额为15.37亿元,进口金额为10.82亿元,由此可推算2013年我国国内保健食品消费市场规模为1574.8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9.8%,整体呈现强劲增长态势。
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规模:截至2013年底,中国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共有2391家,其中投资100万元以上的企业约占保健食品企业总数的20%,投资在10万元到99万元之间的企业约占总数的42%;投资10万元以下的企业约占总数的38%。中国保健食品产业集中度较低,据相关统计,前10强销售还不到产业总产值的25%,而根据《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国则希望能发展形成10家以上产品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的企业,百强企业的生产集中度超过50%,在中国国家政策的引导下,行业集中度将会逐步提高。
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地域分布:北京、广东、山东、上海、江苏、浙江这6个沿海省(市)的保健食品企业总数约占全国一半,而新疆、宁夏、西藏、青海等中药材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只有不到30家保健食品生产企业。据《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重点研发和生产优质蛋白食品、膳食纤维食品、营养配餐和新功能保健食品等。在中西地区,重点发展特殊膳食食品原材料基地。
保健食品发展趋势:从保健食品发展史的角度看,消费者越来越重视保健食品的功能及其有效成分。因此加强对功效成分的研究,必将成为大力发展我国第三代保健食品的主要需求。目前,蛋白质与肽类、活性多糖、功能性油脂、维生素清除剂、矿物质营养强化剂和活性菌类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从保健食品自身的角度看,保健食品发展趋势是,定位于调节、取材于天然、提升于科学、制备于技术、扩展于文化、服务于大众,具有文化与科技双重特征,是天然与科技的结合,创新是保健食品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从保健食品行业竞争的角度看,中国保健食品行业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机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医药工业转型。医药工业企业凭借其原有的研发、生产和行销能力,涉足保健食品行业将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中国消费者健康意识全球领先:与金砖四国中的其它国家以及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消费者相比,中国消费者具有极强的健康意识。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bcg)的调研,73%的中国消费者表示愿意“升级消费”,为他们认为“更健康”的产品支付溢价,这一比例全球平均水平高出12%。在中国消费者计划增加支出的15类产品品类中,保健消费品的排名从2011年的第11位跃升为2013年的第二位。中国中产阶级及富裕消费者的收入不断增加是推动这一市场增长的关键力量。年收入达到12万元并迈入富裕消费者是维生素、矿物质及补充剂(vms)产品消费大幅提升的转折点。2012年otc市场规模估计为1130亿元人民币,vms的市场规模估计为820亿元人民币。从2012年至2020年,预计中国的保健消费品的零售市场价值将增加一倍以上,在2020年达到约4200亿元人民币。
……
第二节 项目产品市场分析
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2014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242万人,占总人口的15.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3755万人,占总人口的10.1%。世界上60岁以上人口超过1亿的只有中国,是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1/5,是亚洲老年人口的1/2,是欧洲人口的总和。预计到2030年时,中国将进入“超老年型”社会;到2050年时,60岁以上的人口总数将达到4亿左右,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25%。届时,每4个中国人中间就有1个老年人,中国将成为高度老龄化的国家。据《中国老龄事业白皮书》统计,到2050年左右,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占到25%。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更快,进程更短。中国人口年龄结构从年轻型到成年型用了20年左右,从成年型到老年型也是20年左右时间,世界发达地区100年走过的历程,中国只用了40年左右。
老年人口需求和消费总量增长迅猛:一般认为,在年轻型社会和成年型社会中,少年儿童和劳动年龄人口是消费市场的主体。在中国老龄化特征明显的社会中,老年人口数量的激增会直接带来老年人口需求和消费总量的迅猛增长。从下图可以看出,中国老年市场占有率上升速度很快,2000-2050年间年均增长幅度达到0.69%,这意味着中国老龄产业的发展速度将会超过发达国家。中国老年人口市场需求水平在2016年前后将达到美国1985年所处的水平,可见中国老年人口的市场购买力是巨大的。老年人口数量的增长以及所占消费市场的份额增加将显著促进项目市场扩大。
……
中国肥胖呈“爆炸式”增长:从1980-2008年,全球发展中国家的超重和肥胖(体质指数bmi≥25kg/m2)成年人增加近3倍,即从2.50亿增加至9.04亿,中国和墨西哥的肥胖人数几乎翻番。而同一时期内,发达国家超重和肥胖人数仅增长1.7倍。中国人的腰围增长速度已经超过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成为世界之最。目前全世界肥胖人口有3.25亿,而中国就占到了三分之一,身体超重、肥胖症已经不容忽视。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2010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按照中国颁布的bmi(超重:bmi≥24kg/m2、肥胖标准:bmi≥28kg/m2)各等级划分标准进行筛查显示,2010年,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超重率分别为32.1%和39.8%,比2005年分别增长3.0和4.2个百分点;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肥胖率分别为9.9%和13.0%,比2005年分别增长1.9和1.7个百分点。自2000年以来,中国成年人、老年人的体重增长幅度大于身高,呈现出超重与肥胖率持续增长。
……
第三章 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第一节 发展规划分析
国家层面发展规划的符合性分析:2011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的《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发改产业[2011]3229号)中明确把保健食品制造业列入重点发展行业。《发展规划》提出保健食品的未来发展方向,开展食物新资源、生物活性物质及其功能资源和功效有效成分的构效、量效关系以及生物利用度、代谢效应机理的研究与开发,提高保健食品及其原材料生产质量和工艺水平,发挥和挖掘中国特色食品原料优势。大力发展天然、绿色、环保、安全有效的保健食品,包括用于补充人体维生素、矿物质营养素补充剂;结合传统养生保健理论,充分利用中国特有动植物资源和技术开发具有民族特色和新功能保健食品。
地方层面发展规划的符合性分析:2012年1月,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公布的《江苏省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把营养保健食品制造业列为需要培育壮大3大新兴食品行业,并提出其发展方向。开发功能因子明确,作用机理清楚,临床效果稳定的调节机体功能的食品、营养素补充食品、心脏血管疾病患者专用食品、糖尿病患者专用食品和儿童益智食品等,加快新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
第二节 产业政策分析
国家层面产业政策分析:2013年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发改委令第21号)中鼓励类第十九条轻工中明确鼓励热带果汁、浆果果汁、谷物饮料、本草饮料、茶浓缩液、茶粉、植物蛋白饮料等高附加价值植物饮料的开发生产与加工原料基地建设。
地方层面产业政策分析:项目属于饮片加工,符合当地的产业政策,项目的建设是利国利民之举。
……
第三节 行业准入分析
第四章 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第一节 资源开发与利用方案
第二节 资源节约措施
第五章 节能方案分析
第一节 节能设计依据与合理用能标准
第二节 项目节能背景分析
第三节 能耗状况及能耗指标分析
消耗电力计算:
路损耗以及其他不可预计用电量按照总用量的3%计,则本项目年耗电总量约为507.15万kwh。
项目综合能耗:
第四节 节能措施与节能效果分析
第六章 建设用地分析
第一节 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第二节 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
第三节 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方案
第四节 项目建设条件
第七章 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第一节 环境和生态现状
第二节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第三节 环境保护措施
第四节 地质灾害影响分析
第五节 特殊环境影响
第八章 经济影响分析
第一节 经济效益分析
投资估算:项目建设期为1年,项目建设完成后1年进入达产期。项目于2015年11月开始建设,2016年10月竣工验收,2016年11月开始投入使用,生产负荷为设计能力的50%,2017年11月项目开始满负荷运行。
第二节 经济合理性分析
盈亏平衡点:经测算,项目达产年,项目公司年固定成本11115.44万元,年可变成本23038.73万元,以生产能力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21.81%,即项目实际生产负荷达到预估产能的21.81%时,即可满足收支平衡。
敏感性分析:对可能影响项目效益的主要因素建设投资、经营成本和销售收入进行敏感性分析,由敏感性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销售收入对项目财务净现值最为敏感,因此在项目运营中应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努力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确保价格稳定,才能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
第三节 行业影响分析
项目产品顺应市场的发展趋势,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元素,能有效补充人体所需营养,还具有减肥等功效,广受市场的欢迎。项目产品的投产能一定程度上满足中国消费者日益丰富的保健食品需求。
项目建成投产后能形成年产粉剂保健食品2500万瓶、片剂保健食品1600万瓶的生产规模,能实现年销售收入74000万元,占2015年中国营养与保健食品行业规划规模的7.4%,远不能构成行业垄断,但能一定程度上提升保健食品行业的集中度,对保健食品行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第四节 区域经济影响分析
第五节 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根据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随着中国人均gdp突破7000美元,中国消费者保健需求将会得到巨大释放,中国保健食品行业将会顺势崛起,大力发展保健食品行业不仅关乎民生,也有利于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
《食品工业“十二五”规划》把营养与保健食品制造业列为重点发展行业以及《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的发布,表明保健食品行业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修订将会使保健食品行业更加规范,中国保健食品行业将会迎来有序的黄金发展时期。
……
第九章 社会影响分析
第一节 社会影响效果分析
第二节 社会适应性分析
第三节 建设项目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完整版附件请点击下载:江苏某年产2500万瓶粉剂、1600万瓶片剂保健食品项目申请报告长案例.pdf